夕阳红

我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的革命工作,在部队时负过伤,1966年转业到企业后,工作一直,非常繁忙,身体曾患过多种疾病,诸如高血压、颈椎病、胆结石、胆管结石、冠心病、脑血栓、慢性支气管炎和便秘等,曾多次因病住院治疗,从40多岁开始就数次高血压急性发作,都是急诊住院,入院即判为“病危”,甚是吓人。因多病自己增加了不少阅历,也逼迫自己不断认识自己身体,努力改善身体条件,以求延年益寿。特别是经过多位医务人员指导和长期读书看报学习,再加上自己摸索总结,我开始对自己生活中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归纳、梳理、实践和总结,整理出一套操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和调整,自我感觉不错,便将这套操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了编撰,自命名为《中老年祛病健身操》。

《中老年祛病健身操》初稿出来后,我将其邮寄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社收到后很重视,通过天津体育学院一位老师与我联系,学院老师对操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补充修订意见。遵照其指导意见,我进行了第二次补充修订,再次投递给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后来该操法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录用到《全民健身方法》征集的第三卷中,出版社发来了《全民健身方法》征集第三卷一本表示祝贺。

多年来,我除特殊情况外坚持天天做《中老年祛病健身操》,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已成习惯。我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已痊愈,在坚持天天服药的基础上突发性高血压也控制较好。今年,我已经虚岁88岁了,双腿还算硬朗,出门走路不是十分劳累,精神也很好。

人到老年,几乎每天都要与病痛作斗争,要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除有一个好的心态,贵在常年坚持锻炼。在此,我想推广一下我的《中老年祛病健身操》,或许对退下来的老同志祛病健身有一点作用,当否请酌。

本操操法简单,不过摩、搓、梳、叩、拍、打、按和抖等动作。现将具体操法摘要如下:

一、晨操:

起床后(起床时需慢,不宜太猛),端坐床上,立于床前床侧亦可。

1.双手梳头:双手十指微曲,用指梢沿前额向后梳头,直梳到脖颈为1次,梳120次。

2.十指叩头:双手十指微曲,形似鹰爪,用手指前后左右遍叩头部,叩120次。

3.虎口咬耳:双手张开,拇食指之间形成“虎口”,拇指在后。余四指并拢在前,置于耳垂下方,形似“虎口咬耳”,上下搓动120次。拇指按搓耳后血管密集处,余四指沿耳前搓至鬓角处,此处血管密集,是心脏向头部供血的主要通道。

4.搓摩双枕:双手张开手指,置于脑后双枕处,上下搓动120次。食指和中指按抵“瞒心沟”两侧,力度可稍大些,脖颈力挺配合搓摩。因双枕是向大脑供血主动脉必经之路,所以本节搓摩尽可能力度大些,促使大脑供血顺畅。

5.双手洗脸(干洗脸):也就是搓摩面部120次。搓摩时双手中指从双眉之间向下沿鼻翼上下搓摩,力度可稍大些,两拇指沿鼻尖滑下。做完此节,鼻腔一般极为通畅。

6.搓摩腰肾:上身稍往前倾,两手伸向身后,置于背后腰肾处,上下摩搓120次。

7.拍打腰肾:搓摩腰肾结束后即用手掌拍打双肾及背部120次,从腰部拍打起,逐步提高拍打部位和拍打力度。越打越高,到了背部改手掌为拳以感到舒适为度。120次以后,一般大便亦渐渐形成。中老年人要养成每日排大便一次的习惯,此时下床大便恰如其时。

8.搓摩双脚:即所谓搓摩“涌泉穴”—脚心;此节每晚睡前及清晨起床后各做一遍为宜,每脚搓180次。

以上八小节为晨操,我多年来天天按此方式操作,基本上没有间断,受益匪浅。

除前面8条外,其余还有:吐故纳新,隔山扯耳,左右绕颈,纵肩抖动,兜肚抖腿,扭腰转跨,拍肩护腰,提胸扣腹,转膝运动,双手扳颈等小节运动,请老同志们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操作。

特别提示: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早起做操前应先把高血压药服用后再做晨操。

二、几项提请关注的事项:

1.冷水浴面:中老年人养身之道,一年四季“三水”伺候为宜。所谓“三水”即清晨用温水刷牙漱口,用冷水洗脸搓脸,每晚用45-50℃热水泡脚。“三水”说易也易,但寒冬也要冷水浴面,容易忽略,最好是打开自来水龙头,手捧冷水搓摩脸部,同样也要搓摩120次为宜。搓摩10数次再捧水搓摩做完120次后擤鼻子,每天清洗鼻孔也很重要。

2.搓摩肚腹180次:第一步仰卧床上并双腿伸直、双手叠加置于肚脐,先顺时针揉搓腹部90次。方法是双手在肚脐上画圆,由画小圆到画大圆,上可画抵肋骨下沿,下可达髋骨上沿,力量适度,以感到舒适为度;第二步双腿收曲,置换双手上下位置再逆时针揉搓画圆,从画大圆到画小圆,搓揉90次,最后按压肚脐三下。

3.腹式呼吸:身体平卧,两腿自然分开成30度左右,平放床上,两手伸到肚脐。两手中指尖在肚脐上相接,吸气时用鼻缓缓吸气,吸满肚腹(鼓肚子),两手中指撑开,吸满肚后稍停再呼气,徐徐以口呼气,肚腹气排空双手中指尖又会相碰接,如此反复吸呼,肚腹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120(一般每周做1-2遍即可)

4.经常走路:一天走3000-8000步。人到七十以后,人体内脏,全身各器官逐渐老化。人的双腿就是人体机能老化的晴雨表。一个健康的人,双腿肌肉结实,膝关节灵活,举步平稳,步态矫健。经常走路,增加肌肉、韧带、骨、关节的锻炼营养,使双腿永葆青春。以我个人体会,经常走路,关键是要经常,要少坐车或尽可能不坐车,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开始一般一天走两三千步为宜,走累了可以稍事休息再走。一般习惯了,增加到五千到八千或再多一点。我已走数年,已养成习惯,要下决心走,下小雨时走路要特别小心,任何情况下的摔跤都是老年人之大忌。走路时步幅不要太大,一般70-75厘米为好,走路时精力要集中,如有二人同步则更优,将不会感到寂寞,还可以相互照应。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横穿马路,穿运动鞋即防滑又防摔跤;我体会走路比跑步好,虽是走但全身都得到锻炼。

5.中老年人要十分关注老年性便秘:中老年人十有八九患有大便秘结,给生活带来很多痛苦。中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血管脆弱,容易造成破裂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这般年龄的人,要十分关注不要患上老年性便秘,万一大便秘结切忌急躁,要采取有效措施疏导通便。多年来,我采用多种方法保持大便畅通,较常用的方法有:生吃萝卜,白头绿头萝卜都可,但冬、春季天冷,萝卜属凉性食物容易凉胃造成不适;多吃水果如梨、柑橘、猕猴桃等,另多吃南瓜、红苕等富含纤维的蔬菜,以上蔬果常吃并保持适当的量均能达到疏导通便。也可每晨喝一碗温水调蜂蜜,作用更好。如有糖尿病则须到医院征询医生意见,选用低糖食品以防顾此失彼。不论服用何种食品,最重要的是老人大便时不能用力太猛!目前国内的通便药、通便茶都很多,试过以上方法如效果不佳时,切记到医院征询医生意见为好。

6.控制饮食:每餐吃八分饱,且不宜天天食用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尤其是晚餐更要注意。

三、小结

通过以上摩、搓、梳、叩、拍、打、按和抖等动作可从不同方向作用于全身肌肤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各关节部位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食导滞、宽胸理气、舒筋壮骨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以达到怯病强身的效果。

这个操看起来很简单,每节都似曾做过,易懂、好学、好记,不需要专门场地,不论姿势优劣,数量可多可少,力度可大可小,以浑身感到舒服为准。建议老同志们有选择的试之,如效果较好宜持之以恒,如效果不佳时则应立即停止。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方能延年益寿,老革命家胡绩伟同志有一个《向120岁进军》的诗甚佳,收录之:

九十刚入老人关,闯过百岁只等闲。

心情开朗看世界,一百二十活神仙。

与绵阳所有老同志们共勉!

 

 (作者系离休干部、原国营长虹机器厂副厂长 董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