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个敲门者。那敞开知识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4月22日,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在这特别的日子,由青川县委原书记、绵阳市工商局原局长、市工商局副厅级离休干部林遇春个人捐资10万元设立的“林遇春阅读奖励基金”首届颁奖仪式在四川省青川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林遇春同志应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为了祖国的明天”主旨演讲,热情洋溢的关怀发声,铿锵有力的谆谆教诲,让在场人员感动不已。
林遇春同志从离休伊始,就一刻没停歇过对社会的奉献,以实际行动绽放出人生的别样光彩。
一、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员
作为一名老党员,林遇春同志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积极参与市局开展的组织活动、支部活动,虽然工作上退休了,但思想上从不松懈。把加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开展心得体会交流、中心专题发言、到群众中体验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做到与时俱进。围绕 “中国梦”、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多个专题进行研讨和实践,及时了解国家新出台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长期以来自掏腰包征订了学习资料,订阅了《人民日报》、《新华晚报》、《晚霞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实现了自觉学习的有效延伸。
他不光自己学习,也把这股风吹向的身边的人,老伴在他的影响下进入了老年大学进修,老同事在他的影响下开始积极加强对国家新出台大政方针的学习掌握。可以说他起到了一个老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作用,连续多年被局机关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于2015年被省委评选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
二、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育是百年大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下一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偏远农村出生的林遇春同志,深知知识蕴含巨大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而知识的传播需要教育来支撑,书本作媒介。于是,他主动与青川老同事联系,多次交换意见,拟定通过捐资购买书籍的手段,为灾区的学子谋福利。并于昨年捐赠给青川中学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林遇春阅读奖励基金”,以期通过此种方式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读懂书”。今年是 “林遇春阅读奖励基金” 首个奖励年,青川中学领导亲自来到林老绵阳家中,诚挚邀请他参与“林遇春阅读奖励基金”首届颁奖仪式,与学生面对面,传输学习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林老心生感动,决定再加资5万元用于该基金的稳定运行。此举并不是他的一时冲动,这源于他热心公益活动,心系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
据悉,2013年他为平武县豆叩小学捐书8万元,距今为止,其捐款数额已达18万元。同时,他十分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先后支助2.4万元结对帮扶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5.12地震期间,带头向灾区捐款3000元,2010年玉树地震热心捐款500元,2012年雅安庐山地震主动捐款1000元。他的善举无处不在,他的无私奉献行为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党员优良传统的继承者
林遇春同志,是忠诚的老党员,是大家尊敬的老领导,他生活俭朴,为人亲和,公道做人,廉洁立身。他的每一分捐赠都来自其退休工资,可以说是省吃俭用结余下来的款项,跟他熟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水杯用了30年,一件西装穿了20年,布满背包的补丁是他峥嵘岁月的见证。平时5元钱的小麻将,他不敢打,10元钱的出租车舍不得坐;不认识他的人,都以为身边只是个清苦的小老头,他就是用对自己的“吝啬”换来对教育公益事业的“慷慨”。他平时对人总是笑容满面,亲切备至,邻居都亲切的称呼他“林爷爷”,身边的人,遇到困难,不管自己手上有无事情,都尽可能挤出时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点没有正厅级老干部的排场和架势,他就是用自己的平易近人换来群众的爱戴。林老作为单位的领导前辈,在诸多问题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许多人会请到他解决子女亲属的工作安排,职务升迁事宜,也会有一些人找到他帮忙处理企业准入、行政处罚减免等问题,这个时候他又展现出铁面无私的一面,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仔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坚决按规章制度办事,绝不通过自己的影响走后门,拉关系,他就是用对自己的严谨换来他人的敬畏。林老在绵阳工作多年,德高望重,同事、下级人情往来很多,借机操办婚丧喜庆活动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一直遵从人生大事一切从简的原则,新事新办,自己省心,也为别人省钱,并把这个理念灌输给身边的人。他就是用对自己的严格换来他人的尊敬。
从林遇春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离休干部的高风亮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一个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无私奉献、果敢担当,他正以自己的方式为党的事业发展发挥着正能量。
|